出生不久的寶寶,哭泣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最佳方式。當寶寶哭泣的時候,有的媽媽很煩,覺得這個孩子很磨人,有的媽媽則默不作聲,該干什么干什么,他們覺得寶寶哭哭就好了,如果一哭就過去哄,容易把寶寶慣出毛病。
媽媽這么做,能止住寶寶的哭泣嗎?
通過哭聲了解寶寶需求
媽媽這么做是不正確的。寶寶出生后,只要沒有學會說話,有什么需要,就會用哭聲表達,媽媽學著識別寶寶的哭聲,才能了解寶寶的意圖。
比如,寶寶一個人在房間里害怕的時候,他就會竭盡全力地哭泣,聲音高亢而尖利。這個時候,如果媽媽不管寶寶,一定會在寶寶心中留下恐懼的印痕。媽媽要趕緊過去抱住寶寶,如果房間較黑,就打開房間的燈。然后把寶寶抱在懷里,和寶寶臉貼臉,安慰寶寶:“不怕,媽媽在家里,寶寶不怕!”
受到驚嚇后,媽媽可以持續(xù)幾天和寶寶保持親密的關系,因為受到較嚴重驚嚇的寶寶,可能好幾天都處于恐懼中,而且到那個環(huán)境到那個時間就哭鬧。所以到了那個時間,媽媽就要陪伴寶寶,或者不在那個環(huán)境待著,就能避免寶寶以后哭鬧。
有的媽媽寶寶一大哭,她就慌神了,表現(xiàn)為語言錯亂、神情驚慌,把寶寶抱在懷里不停地搖擺,這樣做有可能強化寶寶的恐懼心理,所以,媽媽還是盡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,弱化寶寶的恐懼情緒。
終止無謂的哭鬧
1.盡早回應寶寶
不管寶寶因為什么哭泣,即使媽媽在和別人討論很重要的事情,媽媽都要一聽到哭聲就趕過來,因為在剛開始想哭時,得到媽媽的回應是最容易避免或終止無謂的哭鬧的。
如果媽媽沒有及時回應,反倒讓寶寶有了感到委屈的理由,本來想撒嬌討好媽媽,媽媽沒有理會,就哭得更厲害了。
寶寶養(yǎng)成了一定的吃奶習慣后,媽媽要到點就給寶寶喂奶。等到寶寶餓得直哭,將奶頭往他嘴里塞,不但不利于孩子呼吸,也容易發(fā)生窒息,對消化系統(tǒng)也不好。當寶寶哭起來的時候,媽媽最好馬上抱起寶寶,第一時間用語言安慰寶寶:“寶寶餓了,在喊媽媽呢,媽媽馬上就喂奶。”從這樣的話語里,寶寶讀出了重視,就不會有被怠慢的感覺了。
寶寶從睡眠中醒來的時候,是需要看到媽媽的。做媽媽的,心細一點,多關注孩子每個時間段的睡眠持續(xù)時間,估計寶寶該醒來的時候,就陪伴在寶寶身邊。等寶寶睜開眼的時候,看到了媽媽的笑臉、喜歡的玩具,寶寶就會覺得很滿足。
2.尿了,不斥責
當寶寶哭聲不是很大,節(jié)奏表現(xiàn)得比較緩慢,還有扭動身體的動作,可能是寶寶尿尿了。這個時候,媽媽要及時走上去給寶寶換尿布。
有的媽媽一邊換尿布一邊叨咕:“又尿了!一天尿了多少次!”換尿布的時候,還順手拍了孩子一巴掌。這種無端的指責會讓寶寶不知所措,感覺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了。為了取悅媽媽,以后尿濕了可能都不敢哭了。
有的媽媽覺得晚一會兒換沒什么,于是干完手上的活才去管寶寶,這樣寶寶會因為媽媽是不是愛自己而焦慮,長期得不到及時關注,會導致寶寶心理冷漠,缺乏對世界的信任感,長大后容易發(fā)生心理問題。
所以,當媽媽為寶寶換尿布的時候,最好夸獎寶寶幾句“寶寶真聰明,會告訴媽媽尿尿了”、“以后,尿尿了就哭??!一哭,媽媽就過來給寶寶換”!一邊換一邊撫摸寶寶的身體,親吻寶寶,會讓寶寶受到鼓舞,以后尿濕了,就會及時哭喊提醒媽媽。
3.不要被寶寶要挾住
稍大一些的寶寶,就會使詐了。不高興了,有什么不滿意了,他就會哭泣,以獲得媽媽的同情。
比如,寶寶想吃糖了,媽媽覺得寶寶吃得太多了,就不想給寶寶。這個時候,寶寶可能會哭泣、叫喊什么的。媽媽當然不能看著孩子哭,先跟寶寶表明立場:“媽媽很愛你!但是今天你已經(jīng)吃了一塊糖了,如果再吃會嗓子痛的??抟矝]用!”然后就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。比如,帶孩子出去玩、給孩子吃些水果、和孩子做做游戲什么的。
遇到這種情況,媽媽一定要注意,表明了立場就不要妥協(xié),否則哭泣會成為孩子要挾父母的武器!養(yǎng)成這樣的壞習慣,會給你帶來很多尷尬的瞬間!